"免揉歐式麵包 初體驗 -- 蔓越莓核桃"

 

 

剛踏入烘焙世界不到三個月

偶爾爬爬格子看看一些新鮮玩意兒,發現"免揉歐式麵包"的製作

"免揉歐式麵包"之所以吸引我,並不是"免揉"這兩個字

而是"歐式"二字 引發我的好奇心 


記得以前在歐洲

最喜歡買看起來硬梆梆的,但內部質地Q軟的大麵包 

因著這類麵包的外觀,我總戲稱它們為"千年老麵包" 

 

也的確,

這類麵包是用老麵種一而再~再而三的發酵累積

所以麵包都會有股 令人無法抗拒的 老麵香~ 

 

即然如此懷念嚮往的"歐式麵包"已經 近在呎尺

何不趕快動手試試? 

 

 

繼上回將"免揉微波迷迭香麵包" 製作成"滿福堡"麵包的口感 

這回不再隨意更改製作方式程序,乖乖地按照爬格子所作的功課一一進行

 

"免揉麵種"的材料與上回相同

先將酵母與溫水攪勻,再放入鹽與麵粉,以橡皮刮刀拌勻


 

拌至黏糊狀後,上蓋(不可密封)放入冰箱冷藏(保存期限14 天)


 

 

我是在前天調和麵種的,今天將麵糊自冰箱拿出後

忙著準備其他材料的當下,麵糊竟不斷的 冒泡。。。 


 

 

此起彼落地 由小泡泡變成大泡泡,再縮回小泡泡兒。。。

這顯示出 麵糊裡頭有著成千上萬的 酵母寶寶們 正在 舒筋展骨 呢 


 

 

 

製作"免揉麵包"最棘手的一件事就是整麵糰了

想想看,要將一糰"麵泥"包入餡料再整成一粒麵糰。。。 

這可不是件易事啊~

 

先在工作檯上鋪滿手粉,再將"如泥似的麵糊"取出攤平,放入蔓越莓及核桃

我從兩邊以捲的方式進行,麵糊一黏住就得撒手粉

也就是說,整個程序必須在"不斷地" 撒手粉 的情況下完成 


 

整形完畢後,也要在麵糰表面撒上手粉

(為了這種"不斷撒手粉"的製作方式,特地將麵粉裝進"胡椒罐"裡 


 

 

我直接將整形好的麵糰置於鋪有烘焙紙的烤盤上,以防沾黏

(旁邊那一小粒麵糰是雙手搓下的麵泥揉揑而成的 


蓋上薄被,休息一小時


 

 

麵糰長大後,使用剪刀裁切數個切口

(看起來還是像一攤麵泥


 

 

烤箱以 220度預熱十五鐘

內部要置放一杯水,以構成"蒸汽烤箱"的環境

 

烘烤時間約半小時 

(沒有聽到鬧鐘,是 陣陣 難以言喻 的麵包香 提醒了我 

此外,剛自烤箱取出後的幾分鐘,麵包還會傳出"Bia ~ Bia"的聲音喔 


 

令我驚訝的是,烘焙紙竟有"烤焦"的現象。。。 


 

 

本以為麵包成品形狀不會太好看,但。。。

看著 看著。。。

像極了一隻可愛的"大烏龜"  

 

 

用手指輕彈麵包表皮,有著"扣~扣~扣"(如龜殼般)的厚實共鳴 


 

太令人讚嘆了! 

這種"免揉麵包"的外觀,真像極了我所懷念的歐洲"千年老麵包" 


 

麵包色澤與手粉 交織出 相當道地的歐式鄉村風格 


 

拿起刀子將"千年老麵包"一分為二

傳來的是"噼哩啪啦 ~ 噼哩啪啦"的清脆聲響 


 

麵包內部組織紋理分明,有著大小不一的漂亮氣孔 


 

也有著"壓下去~彈回來"的超級Q感! 



 

 

品嚐一口,充滿著深深的感動。。。

真的是我思思念念,夢寐以求的口感。。。外脆內Q。。。 

吃著吃著,沒有油的麵包竟吃出了 奶油香。。。

 

大家口中的"神奇"免揉麵包,果真"神奇"。。。 


 

完全不用攪揉,只需攪拌

以長時間的低溫發酵,加上"蒸汽烤箱"的高溫烘烤

即可完成"皮脆心軟",具有"工匠級"的專業歐式麵包 


 

 

除了"感動", 還是"感動"。。。 


 

這份感動,使我久久不能自己。。。 


 

 

<材料>

溫水  240 ml  酵母  3 g  鹽  1/3 t

高筋麵粉 250 g  全麥麵粉 50 g    

蔓越莓/核桃 適量



 

 

製作流程主要參考來源~

影片  Making No-Knead Bread

影片 Making artisan bread in five minutes

梅子煮藝

孟孟夫人咖啡座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夏綠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